Chung Ying Hou|侯忠穎 藝術 寫實繪畫 當代藝術
擬像之外:侯忠穎2022年《摹仿說》個展
撰文:陳明惠/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副教授
手是身體的重要器官,透過手的不同姿態,我們傳達不同的情緒與想法。透過我們的手指,我們「訴說」自己的情感。侯忠穎過去多年以「手」作為創作主體,不論以繪畫、複合媒材與今年結合AI人工智慧技術的新作品《無相計畫》(2022),皆以「手」作為創作主題,並加入東方道教與佛教的宗教圖像,與西方聖像的圖騰,創作出一系列極具震撼性的藝術作品。
侯忠穎是臺灣藝術領域少見執著於寫實繪畫的創作者,他以純熟的寫實繪畫技法,過去多年以手作為創作主題,將人身體重要的部分「手」賦予藝術家的想像;手不僅呈現人的情感,手的肌膚、皺褶、紋理亦象徵著年紀、種族與文化。此次侯忠穎在臺南市美術館的個展《摹仿說》不僅展出他過去發展的兩大系列作品2021年《提手旁》個展共25件,與四件《特效藥》寫實油畫作品,因應科技與新媒體技術的不斷演進與影響,2022年侯忠穎《摹仿說》個展更展出他與國立臺南大學應用數學系的黃彥彰助理教授、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顏怡祥助理教授與逢甲大學「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合作,創作了《無相計畫》AI人工智慧互動作品。
於1968年在倫敦當代藝術機構(ICA)策劃全球首次具規模關於數位、網路、電腦藝術之大型展覽《Cybernetic Serendipity》的策展人-波蘭裔英國策展人佳莎.理查茲特(Jasia Reichardt),在其1971年出版的《電腦藝術》(The Computer in Art)一書中,提出1956年是電腦藝術開啟之年[1]。1960年代電腦圖像(Computer Graphics)快速發展,而「數位藝術」(digital art)這個現在常見的專有名詞,於1972年開始由英國藝術家哈羅德.柯恩(Harold Cohen)所研發的一個會自行進行繪畫的人工智慧機器人「亞倫」(AARON)之創造,而開始被使用,且「亞倫」便是藝術史中第一個AI藝術作品[2]。柯恩與「亞倫」的合作一直延續直到柯恩於2016年去世為止。
侯忠穎手繪95張結合「清大悲心陀羅尼經圖像」與「民國大悲心陀羅尼經圖像」的菩薩聖像,再透過AI技術,而創作出《無相計畫》互動作品。侯忠穎手繪的這95張菩薩像,呈現一般菩薩像中站立在蓮花座的菩薩,與菩薩身穿的長袍仙衣、衣帶與手上所持的寶物,然而這些菩薩像彷若是中國最早的人文地理誌《山海經》中,充滿想像與迷幻的千奇百怪的山川神祇與飛禽異獸,菩薩的臉部皆被交疊與變形的手所取代,並呈現一種荒誕有趣的異國風景與神話。
侯忠穎提到:「我們活在一個影像爆炸的時代,甚至在人工智能的超進化之下,如今一切虛幻皆為現實……[3]」我們透過感官來感知我們生存的物理世界,而藝術家的作品便是呈現我們觀看與感知這個世界的媒介,而當今日數位文化所形塑出的影像與資訊可能或是僅是被虛構的,甚至被改造出來的,我們觀看這個世界的方便便會被迫改變。法國現象學(Phenomenology)哲學家莫里斯.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認為身體是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的媒介,因此身體是一種主體,而非客體我們的身體就是一個現象身體(the phenomenal body);現象學重視個人主體經驗,包含我們的判斷、感知與情感[4]。然而,法國重要社會學家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認為西方世界處於製造工業時期的尾聲,生活中的價值與意義都顯得不明確,且我們大量透過媒體而非第一手經驗來認知這個世界。布希亞甚至在1991年的法國《解放報》(Libération)質疑1990-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的真實性,因為他認為我們的文化不再真實,因為許多資訊都是被媒體所左右[5]。
在當代數位時代,我們的身體感知與能力不同於過去,我們觀看周遭的世界與環境,不僅止於環境中的物質性,數位文化與科技技術所產生的擬像(simulation),創作了一個介於真實與虛擬的場域,這影響了我們身體感知這世界的方式。《無相計畫》AI互動作品,便是侯忠穎回應當今數位時代的創作媒材的一大轉變,也將侯忠穎過去創作的主題與風格,注入更切入當代數位文化的關照。《無相計畫》AI作品是侯忠穎手繪95張菩薩圖像,再掃描成電子檔後「餵食」程式軟體,讓電腦學習侯忠穎的繪畫風格與主題,再進而讓電腦學習侯忠穎繪畫風格後,以數位的方式自行創作產生藝術家與觀者不可預測的菩薩圖像。
《無相計畫》作品以AI科技藝術形式呈現,作品成果是侯忠穎與電腦共創,藉由侯忠穎手繪的菩薩圖像做為電腦再創菩薩圖像的基礎參照,侯忠穎認為此作品「透過繪畫生產與人工智能的對話,重新思考當代繪畫的價值,並藉此探討後人類時代裡人類與人工智能的依存關係。[6]」此藝術家創作說明,明確提到《無相計畫》呈現侯忠穎思考人與人工智能的相互關係,尤其處在因科技與網路發達而深深影響我們生活的今日,我們的身體經驗不僅止於肉體在物理空間的體驗,更包含虛擬與數位空間裡那不同於我們過去感官對於事物的認知而這便是後人類的時代現象。
《摹仿說》個展亦展出侯忠穎2021年在國父紀念館的《摹仿說》個展共23件「框畫作品」。此「框畫作品」是侯忠穎在畫框上進行繪畫創作,畫框原本是作為裝裱所用,但侯忠穎認為「從過去學院教育『用手取景』的動作經驗,以及繪畫的裝裱概念進行發想」[7]進而創作這一系列框畫作品。這一系列框畫作品,因為直接繪畫於框上,使觀者有主體缺乏之感,畫框原本是作為繪畫作品裝裱使用,但在此系列作品反倒成為繪畫的主題,主體(畫布)與客體(畫框)的變換,使原本作為陪襯角色的木框成為作品主體,使觀者對於畫框有不同的認知。此框畫作品延續侯忠穎以手作為描繪的主體,侯忠穎以精湛的繪畫技術,將不同手勢搭配許多極具裝飾性的圖像(如:龍、雲、魚、植物等圖騰),將這一系列框畫繪製的非常精緻,並呈現藝術家欲挑戰的「框架、限制」等議題。
本個展展出的四件《特效藥》作品,在近兩公尺寬的作品上,將兩端皆是手指頭的膠囊物體,放大佔據畫面主要空間,且呈現凌空漂浮的超現實畫面構圖,背景是充滿裝飾性的伊斯蘭文化圖騰,侯忠穎延續創作裡的裝飾性風格,透過背景中細膩的伊斯蘭文化的植物花卉圖像,使此龐然手指膠囊物,以極具視覺張力的方式展現在觀眾面前。關於《特效藥》的創作理念,侯忠穎提到:「透過科幻之物、文化符號、自然圖騰的複雜構成,暗示置身於美好、人工、虛擬、淺薄外膜之中的我們,或許正面臨《駭客任務》中莫非斯給尼歐在紅藍膠囊擇一的時刻……」此件作品傳達侯忠穎對於當今科技文化的回應,儘管作品以繪畫方式呈現,但藉由此手指膠囊物體左右不同顏色的平均對分,象徵藝術家對於科技與虛擬世界帶給今日人們的迷惑,是否仍需執著於一般身體對於大環境的物理體驗,亦或是選擇那被後製、人工,且可能不真實的虛擬世界。這一系列作品,為今年侯忠穎的AI作品埋下創作的動機與伏筆。
侯忠穎於2012年在英國王子傳統藝術學院(The Prince’s Foundation School of Traditional Arts)進修,也是在那段時間研習了中世紀傳統工藝、伊斯蘭傳統工藝與平面繪畫創作,這些是當今很少數藝術家專精的創作技術,但侯忠穎對於繪畫創作極具熱誠,尤其更著迷於這些傳統的繪畫技術,成為臺灣極少數具有歐洲與伊斯蘭傳統繪畫技術的藝術家。侯忠穎的創作不僅展現他對於繪畫的高度技術,他對於當今數位文化與科技環境亦具有深刻的見解,橫觀過去十年侯忠穎的藝術創作,他的作品集結多種文化與符碼(中世紀、伊斯蘭、佛教),《摹仿說》個展可說是他近十年來創作的大統整,及他對傳統/當代與工藝/純藝術之彙集,累積過去十年創作能量的耀人成果。
[1] Reichardt, Jasia. The Computer in Art. London: Studio Vista, 1971, 7.
[2] Garcia, Chris. ‘Harolc Cohen and Aaron – A 40-Yer Collaboration’, CHM Blog: Curatorial Insights, Remarkable People, https://computerhistory.org/blog/harold-cohen-and-aaron-a-40-year-collaboration/, uploaded 23 August 2016, accessed 24 July 2022.
[3] 「模仿說:侯忠穎個展計劃說明」,侯忠穎私訊筆者,2022年7月23日。
[4] Barrett, C. ‘Merleau-Ponty and the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pp131-2 in Phillips Griffiths, A. (ed.) Contemporary French Philosoph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5] 布希亞在法國《解放報》出版三篇文章,質疑波斯灣戰爭的真實性,包含以下:‘The Gulf War will not take place’ (La guerre du Golfe n'aura pas lieu) was published in Libération on 4th January 1991; ‘The Gulf War is not really taking place’ (La guerre du Golfe a-t-elle vraiment lieu?) was published in Libération on 6th February 1991; ‘The Gulf War did not take place’ (La Guerre du Golfe n'a pas eu lieu) was published in Libération on 29th March 1991.
[6] 「模仿說:侯忠穎個展計劃說明」資料。
[7] 如上。
擬像之外:侯忠穎2022年《摹仿說》個展
撰文:陳明惠/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副教授
手是身體的重要器官,透過手的不同姿態,我們傳達不同的情緒與想法。透過我們的手指,我們「訴說」自己的情感。侯忠穎過去多年以「手」作為創作主體,不論以繪畫、複合媒材與今年結合AI人工智慧技術的新作品《無相計畫》(2022),皆以「手」作為創作主題,並加入東方道教與佛教的宗教圖像,與西方聖像的圖騰,創作出一系列極具震撼性的藝術作品。
侯忠穎是臺灣藝術領域少見執著於寫實繪畫的創作者,他以純熟的寫實繪畫技法,過去多年以手作為創作主題,將人身體重要的部分「手」賦予藝術家的想像;手不僅呈現人的情感,手的肌膚、皺褶、紋理亦象徵著年紀、種族與文化。此次侯忠穎在臺南市美術館的個展《摹仿說》不僅展出他過去發展的兩大系列作品2021年《提手旁》個展共25件,與四件《特效藥》寫實油畫作品,因應科技與新媒體技術的不斷演進與影響,2022年侯忠穎《摹仿說》個展更展出他與國立臺南大學應用數學系的黃彥彰助理教授、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顏怡祥助理教授與逢甲大學「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合作,創作了《無相計畫》AI人工智慧互動作品。
於1968年在倫敦當代藝術機構(ICA)策劃全球首次具規模關於數位、網路、電腦藝術之大型展覽《Cybernetic Serendipity》的策展人-波蘭裔英國策展人佳莎.理查茲特(Jasia Reichardt),在其1971年出版的《電腦藝術》(The Computer in Art)一書中,提出1956年是電腦藝術開啟之年[1]。1960年代電腦圖像(Computer Graphics)快速發展,而「數位藝術」(digital art)這個現在常見的專有名詞,於1972年開始由英國藝術家哈羅德.柯恩(Harold Cohen)所研發的一個會自行進行繪畫的人工智慧機器人「亞倫」(AARON)之創造,而開始被使用,且「亞倫」便是藝術史中第一個AI藝術作品[2]。柯恩與「亞倫」的合作一直延續直到柯恩於2016年去世為止。
侯忠穎手繪95張結合「清大悲心陀羅尼經圖像」與「民國大悲心陀羅尼經圖像」的菩薩聖像,再透過AI技術,而創作出《無相計畫》互動作品。侯忠穎手繪的這95張菩薩像,呈現一般菩薩像中站立在蓮花座的菩薩,與菩薩身穿的長袍仙衣、衣帶與手上所持的寶物,然而這些菩薩像彷若是中國最早的人文地理誌《山海經》中,充滿想像與迷幻的千奇百怪的山川神祇與飛禽異獸,菩薩的臉部皆被交疊與變形的手所取代,並呈現一種荒誕有趣的異國風景與神話。
侯忠穎提到:「我們活在一個影像爆炸的時代,甚至在人工智能的超進化之下,如今一切虛幻皆為現實……[3]」我們透過感官來感知我們生存的物理世界,而藝術家的作品便是呈現我們觀看與感知這個世界的媒介,而當今日數位文化所形塑出的影像與資訊可能或是僅是被虛構的,甚至被改造出來的,我們觀看這個世界的方便便會被迫改變。法國現象學(Phenomenology)哲學家莫里斯.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認為身體是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的媒介,因此身體是一種主體,而非客體我們的身體就是一個現象身體(the phenomenal body);現象學重視個人主體經驗,包含我們的判斷、感知與情感[4]。然而,法國重要社會學家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認為西方世界處於製造工業時期的尾聲,生活中的價值與意義都顯得不明確,且我們大量透過媒體而非第一手經驗來認知這個世界。布希亞甚至在1991年的法國《解放報》(Libération)質疑1990-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的真實性,因為他認為我們的文化不再真實,因為許多資訊都是被媒體所左右[5]。
在當代數位時代,我們的身體感知與能力不同於過去,我們觀看周遭的世界與環境,不僅止於環境中的物質性,數位文化與科技技術所產生的擬像(simulation),創作了一個介於真實與虛擬的場域,這影響了我們身體感知這世界的方式。《無相計畫》AI互動作品,便是侯忠穎回應當今數位時代的創作媒材的一大轉變,也將侯忠穎過去創作的主題與風格,注入更切入當代數位文化的關照。《無相計畫》AI作品是侯忠穎手繪95張菩薩圖像,再掃描成電子檔後「餵食」程式軟體,讓電腦學習侯忠穎的繪畫風格與主題,再進而讓電腦學習侯忠穎繪畫風格後,以數位的方式自行創作產生藝術家與觀者不可預測的菩薩圖像。
《無相計畫》作品以AI科技藝術形式呈現,作品成果是侯忠穎與電腦共創,藉由侯忠穎手繪的菩薩圖像做為電腦再創菩薩圖像的基礎參照,侯忠穎認為此作品「透過繪畫生產與人工智能的對話,重新思考當代繪畫的價值,並藉此探討後人類時代裡人類與人工智能的依存關係。[6]」此藝術家創作說明,明確提到《無相計畫》呈現侯忠穎思考人與人工智能的相互關係,尤其處在因科技與網路發達而深深影響我們生活的今日,我們的身體經驗不僅止於肉體在物理空間的體驗,更包含虛擬與數位空間裡那不同於我們過去感官對於事物的認知而這便是後人類的時代現象。
《摹仿說》個展亦展出侯忠穎2021年在國父紀念館的《摹仿說》個展共23件「框畫作品」。此「框畫作品」是侯忠穎在畫框上進行繪畫創作,畫框原本是作為裝裱所用,但侯忠穎認為「從過去學院教育『用手取景』的動作經驗,以及繪畫的裝裱概念進行發想」[7]進而創作這一系列框畫作品。這一系列框畫作品,因為直接繪畫於框上,使觀者有主體缺乏之感,畫框原本是作為繪畫作品裝裱使用,但在此系列作品反倒成為繪畫的主題,主體(畫布)與客體(畫框)的變換,使原本作為陪襯角色的木框成為作品主體,使觀者對於畫框有不同的認知。此框畫作品延續侯忠穎以手作為描繪的主體,侯忠穎以精湛的繪畫技術,將不同手勢搭配許多極具裝飾性的圖像(如:龍、雲、魚、植物等圖騰),將這一系列框畫繪製的非常精緻,並呈現藝術家欲挑戰的「框架、限制」等議題。
本個展展出的四件《特效藥》作品,在近兩公尺寬的作品上,將兩端皆是手指頭的膠囊物體,放大佔據畫面主要空間,且呈現凌空漂浮的超現實畫面構圖,背景是充滿裝飾性的伊斯蘭文化圖騰,侯忠穎延續創作裡的裝飾性風格,透過背景中細膩的伊斯蘭文化的植物花卉圖像,使此龐然手指膠囊物,以極具視覺張力的方式展現在觀眾面前。關於《特效藥》的創作理念,侯忠穎提到:「透過科幻之物、文化符號、自然圖騰的複雜構成,暗示置身於美好、人工、虛擬、淺薄外膜之中的我們,或許正面臨《駭客任務》中莫非斯給尼歐在紅藍膠囊擇一的時刻……」此件作品傳達侯忠穎對於當今科技文化的回應,儘管作品以繪畫方式呈現,但藉由此手指膠囊物體左右不同顏色的平均對分,象徵藝術家對於科技與虛擬世界帶給今日人們的迷惑,是否仍需執著於一般身體對於大環境的物理體驗,亦或是選擇那被後製、人工,且可能不真實的虛擬世界。這一系列作品,為今年侯忠穎的AI作品埋下創作的動機與伏筆。
侯忠穎於2012年在英國王子傳統藝術學院(The Prince’s Foundation School of Traditional Arts)進修,也是在那段時間研習了中世紀傳統工藝、伊斯蘭傳統工藝與平面繪畫創作,這些是當今很少數藝術家專精的創作技術,但侯忠穎對於繪畫創作極具熱誠,尤其更著迷於這些傳統的繪畫技術,成為臺灣極少數具有歐洲與伊斯蘭傳統繪畫技術的藝術家。侯忠穎的創作不僅展現他對於繪畫的高度技術,他對於當今數位文化與科技環境亦具有深刻的見解,橫觀過去十年侯忠穎的藝術創作,他的作品集結多種文化與符碼(中世紀、伊斯蘭、佛教),《摹仿說》個展可說是他近十年來創作的大統整,及他對傳統/當代與工藝/純藝術之彙集,累積過去十年創作能量的耀人成果。
[1] Reichardt, Jasia. The Computer in Art. London: Studio Vista, 1971, 7.
[2] Garcia, Chris. ‘Harolc Cohen and Aaron – A 40-Yer Collaboration’, CHM Blog: Curatorial Insights, Remarkable People, https://computerhistory.org/blog/harold-cohen-and-aaron-a-40-year-collaboration/, uploaded 23 August 2016, accessed 24 July 2022.
[3] 「模仿說:侯忠穎個展計劃說明」,侯忠穎私訊筆者,2022年7月23日。
[4] Barrett, C. ‘Merleau-Ponty and the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pp131-2 in Phillips Griffiths, A. (ed.) Contemporary French Philosoph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5] 布希亞在法國《解放報》出版三篇文章,質疑波斯灣戰爭的真實性,包含以下:‘The Gulf War will not take place’ (La guerre du Golfe n'aura pas lieu) was published in Libération on 4th January 1991; ‘The Gulf War is not really taking place’ (La guerre du Golfe a-t-elle vraiment lieu?) was published in Libération on 6th February 1991; ‘The Gulf War did not take place’ (La Guerre du Golfe n'a pas eu lieu) was published in Libération on 29th March 1991.
[6] 「模仿說:侯忠穎個展計劃說明」資料。
[7] 如上。